全球中央2025年4月號 No.196【電子書】

電子書
優惠價:$79

數量:

智慧浪潮席捲職場  掌握運用才是贏家


隨著人工智慧(AI)技術普及,AI正顛覆傳統工作模式,許多行業有AI助理後,重複性工作將可被取代。然而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時,也衝擊著既有的就業市場。


美國皮尤研究中心(Pew Research Center)去年10月針對5,273名受僱成年人的問卷調查顯示,52%的受訪者擔心AI對職場的潛在影響,32%認為工作機會從長遠來看將因而縮減。


世界經濟論壇今年發布的2025年版「未來就業報告」則預測,到2030年底前,AI雖然可能在全球導致9,200萬個職位消失,卻可望創造出1億7,000萬個新職位,一來一往將淨增加7,800萬個工作機會。


近期強調開源、低成本、高效能的深度求索(DeepSeek)在全球引發熱議,AI大模型加速普及化;美國推動Stargate計畫不僅砸錢興建資料中心,更試圖透過整合算力與技術資源,打造前所未有的AI生態圈。


AI大浪真的來了,在矽谷,曾是金飯碗的軟體工程師也受到影響,從初階到中階工程師都擔心飯碗不保;在中國,AI人才不足的窘境逐漸浮現,預估2030年人才缺口將達到400萬;在台灣,經濟部喊出培育20萬AI人才目標,推動國家級AI證照,讓AI應用擴散到各行各業。


封面故事〈AI職場求生〉深度報導AI如何翻轉職場生態、美中法競逐AI大模型、AI對各行各業的衝擊,以及上班族、大學生如何超前部署等。(詳見38頁)


西班牙有世界上最特立獨行的用餐時間,除了一日五餐之外,週末還有延伸版的兩餐!餐後還有「交誼時光」——繼續坐著喝酒聊天,常從開胃菜吃到半夜。正因為他們堅持活在自己的時制裡,一天當28小時在活,造就了他們令人羨慕的生活態度與生命法則。


英國的酒吧文化則詮釋了另一種共享。酒吧往往兼具社區中心功能,是英國人聯絡感情、交換資訊的場所,也是許多人從小到大習慣排遣時間的地方。一旦有社區酒吧面臨停業或被拆除危機,在地民眾會集體行動,試著挽救局面。


《全球中央》特闢〈開箱地球村〉單元,透過分布世界五大洲記者的在地觀察,從台灣人的角度,分享在異鄉食衣住行育樂、社會制度、各式見聞與文化衝擊。(詳見78頁)


96歲的草間彌生不僅是日本,也是全球最受喜愛的當代藝術家之一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正在推出年度展覽《草間彌生的「軌跡」與「奇跡」——W Collection & More 1951-2005》,透過70件精選作品,邀請藝術愛好者閱覽她的生涯榮光。


本期〈看世界〉回顧草間彌生歷年精彩作品,介紹這位自小飽受精神疾病所苦,卻滿懷創作的渴望,療癒了自己和世界的藝術家。讓我們走入草間彌生的烏托邦,一起沉浸在無限的圓點幻境。(詳見8頁)

瀏覽過的商品